《西凉铁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凉铁骑-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贾荣的心里也窝了一团子的火,好歹自己也是朝廷册封的金城太守、护羌校尉,即使你一个书生再摆谱也不能摆到我的头上,不过金城郡的现实情况容不得贾荣发飙,对于每一个有才之士一定要做到毕恭毕敬、礼贤下士,得罪一个是小,正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万一这个文士回去对自己一番批判,那些有才之士还会不远千里来到金城吗。

张昭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内不决问张昭,外不决问周瑜”,这是孙策临死时告诉孙权的,由此可见张昭在内政方面的才能肯定不低,当时的东吴人才鼎盛,张昭能当首位,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

进入城内,张昭也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熙熙攘攘的集市不输于彭城;不仅如此,道路两边仍旧崭新的房屋一排排整整齐齐,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突,窥一斑而知全部,看向贾荣的眼神也包含了一丝敬重。

彭城作为徐州的大郡,在整个大汉都是能排上号的,繁华自然无可厚非,但是金城却是一个边郡,一个依靠朝廷抚恤才能活下去的郡城。

似乎是为了显摆,贾荣特意带着张昭在金城郡转了一圈,看到商业区的繁华,张昭再一次惊呆了,店铺林立,各种格局的建筑集中在这一片区域,争吵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特别是看到一个个店铺的名字,张昭更是无比惊讶。

以张昭的见识,自然能很轻易的认出这些店铺,其中不乏一些在大汉比较有名的商铺。

贾荣担任金城太守的时rì也不太长,没想到却取得了这么大的成果,张昭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贾荣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只能说眼前的这个太守很强大。

此番张昭来金城,也是张立一力撮合的,徐州刺史陶谦听闻张昭有才,yù聘为幕僚,没想到张昭很不给面子,直接拒绝了,张昭的做法触怒了陶谦,怎么说陶谦也是手握大权的一州刺史,况且现在的刺史嫣然是一州职位最显赫,最具有权力的人物,想张昭不过一个小小书生,竟敢违逆自己,为了树立权威,陶谦自然要拿张家开刀。

张昭也被提前告知了这些情况,于是举家南迁,张昭也是看在张立的面子上才答应来金城看看的,以前张立在家书中没少为贾荣说好话,但贾荣的

那一套明显和张家有冲突,不仅是家族的利益,和大汉的世家交恶就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太守所能承担的,若是让张昭自己选择宁愿留在彭城被陶谦责难也不愿意跟随贾荣。

耐不住张立的说辞,张昭打算亲自来会会贾荣,看看这个被弟弟很推崇的人物究竟是什么样的。

太守府中,贾荣毫不客气的坐到了上首的位置,而后很sāo包的挥手示意二人入座。

“子布兄远道而来,着实辛苦了,今晚我会在太守府设宴,希望子布兄能够到席!”贾荣诚恳的说道。

张昭点点头说道:“多谢太守大人厚爱!”

既然对贾荣产生了兴趣,想要了解他,首先就要接近他,不然如何揭开那一层神秘的面纱,是骡子是马溜溜才知道,到时让弟弟看清贾荣的真面目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他跟随自己回张家。

“哈哈哈哈……”贾荣大笑道:“子布兄太客气了,子荣与他以兄弟相称,不若你我以后兄弟相称如何?”若是贾荣知道张昭的想法,不知还会不会笑的出来。

张昭稍一沉思,便答应了,相对文人来说,武人的豪爽更能赢得人的好感,不是每个人都认为武夫是粗鄙不堪的,同时张昭也明白了张立为什么会死心塌地的跟着贾荣做事,有这么一个平易近人的主公,即使是自己也不会想着离开,不过在张昭的心里,仅仅有这一点还是不行的,眼前的贾太守还是太年轻了,而弟弟张立也太容易头脑发热了,没有经过世事很容易被糊弄,而张昭就是考虑的太多,被有心人在陶谦面前谗言才不得已举家迁移。

贾荣吩咐太守府准备宴席之后,就和张立张昭亲切的聊着一些家常,三人就如同多年不见的好友,张昭的才华绝对远远高于张立,这是贾荣给予张昭的评价,在张昭的面前,张立治理内政的能力就如同是一个小孩,许多张立认为很难的问题,被张昭三言两语就给解决了,不仅如此,张昭还能举一反三的给张立解释。

看到张昭表现出来的才华,贾荣更是心痒难耐,一个顶级的内政人才实在是太重要了,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持,谈什么争霸天下。

经过这么一个会儿的聊天,张昭也是心惊不已,张立竟然完全掌握着金城郡的内政,这需要多么大的魄力才能做到,张立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外人,为什么贾荣就能这么信任的将所有的内政事务交给张立呢,张昭早就过了加冠之年,也不是那种头脑一发热就跪拜认主的人,对待问题,早就有了他自己的思维,贾荣如此做显然是非常的信任张立,换位思考,若是自己到了贾荣麾下做事,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本来还想着来到金城郡给贾荣一个下马威呢,没想到自己竟然被贾荣吸引住了,张昭发现自己对贾荣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宴席之上,张昭诧异的看着不喝酒只喝水的张立,在印象中自己这个弟弟一向是爱酒如命的啊,问清事情的原委之后,张昭非但没有责怪贾荣的意思,看向他的目光更是包含了一丝凝重,眼前的这位是一名有勇有谋的武夫,若是当他得知在大汉十分有名的仙恋阁也是出自贾荣之手,不知会作何感想。

张昭又问起了贾荣之前在雒阳说的水舟问题,三人就着整个大汉的局势进行了一番争论,最后还是贾荣一方获胜,不管怎么说,张昭还没真正的接触内政,属于理论知识比较好的人才,而张立呢,则是实践型人才,结合金城郡的一些治理方针说的头头是道,还有贾荣这么一个出牌不按常理的未来人,二人一唱一和经常说的张昭哑口无言。

宴席进行的很愉快,最后贾荣郑重的向张昭发出了邀请,诚恳的希望张昭能够加入到西凉军中,张昭也委婉的表示了会考虑这件事,身为一个内政人才,不想接触内政那是假的,特别是看到张立在金城郡受到了如此大的重视,还有以前不如自己的小弟竟然将自己辩驳的哑口无言。

张昭不会头脑一热就答应下来,世家的实力张昭还是有着很清醒的认知,得罪世家就等于得罪了整个天下,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

一七八章:造纸厂

贾荣最大的优势就是还有蔡邕弟子这层身份,更好的将贾荣包裹了起来,怎么说也是当世大儒的门生,即使世家有心发难却也无从下口,还有就是贾荣的水舟之论将他争取到了很大的民心,这句话围绕的就是普通百姓,贾荣的招贤令更是牵动了天下寒士的心弦。

这一刻,张昭迷茫了,贾荣是一个好主公好将军好太守,但却和与世家不和,不是一个好臣子,不知道这样的金城郡能够强大起来吗,西凉军还能维持多久,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只要贾荣一倒下,眼前的一切也会化为乌有,金城的繁华完全是贾荣一个人挑起来的。

贾荣给予了张昭足够的特权,可以到随意的参观城内,不过匠作坊却是不能去,作为金城郡的最高机密,或许只有张立等一干核心人员才能接触,匠作坊的工人也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对于这些,张昭也没有在意,毕竟没有真正的入围西凉军核心,就是弟弟张立对自己说什么也是极为的注意言辞。

次rì,张昭漫无目的的走在金城郡的大街上,此次规划之后,金城郡的街道很宽,主干街道能容下五马并驾。

看着身边的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张昭感到自己的心被再次触动了一下,贾荣的水舟之论再次出现在他的脑海里“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俨然是“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详解版,而且将民与君的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刻的解释。

张昭似乎看到了陈胜吴广振臂一呼从者云集的情景,这天下不就是由一个个的百姓组成的吗,世家是什么,不也是从百姓中演变过来的,没有百姓,何谈这些世家,又何谈整个天下,这一刻,张昭似乎是抓住了什么,又感觉失去了什么,张家在彭城也算是一个世家,不过到了张昭这一代已经变的有些没落了,连二流世家也称不上,对于世家,张昭没有什么好感。

张昭可以预见的是只要大汉的天下有了变化,而这个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贾荣,乱世之中,世家的实力不是普通的八星所能撼动的,这是四百年大汉积累下来的结果,非人力所能改变,或许有一天这个天变了,世家的影响才会降低。

每一个被张昭问及的百姓对贾荣都是交口称赞,羌人提及贾荣的时候眼中更是充满了一种叫做狂热的东西,张昭能理解这些百姓,最下层的劳动人士,一直是被剥削的对象,而今终于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为其说话,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不会平静的。

来到城内的仙恋阁,张昭更加的不平静了,仙恋阁的张昭是有所耳闻的,这个和当今圣上有牵连的商铺在金城也有,问及里面的价格之后,张昭的再一次紧皱眉头,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金城的仙恋阁竟然比内郡的价格要低,看着往来商人兴奋的面孔,张昭感觉贾荣越发的深不可测,这也造成张昭对贾荣的兴趣提高到了最大。

造纸厂每rì的纸产量很可观,贾荣走在造纸厂内,亲切的和每一名工人打着招呼,工人对这些事情已经习以为常了,从最开始的受宠若惊到现在的习惯,基本上隔上几天贾荣就会来到厂内和工人聊着一些家常话,完全没有官架子,工人也乐于把难处和贾荣说。

贾荣找到了正在不断指导着一名年轻人学习如何造纸的胡为,耐心的站在一边等候。

那名年轻人看到贾荣站在旁边,浑身上下感觉很不适,任谁看到最崇拜的人就在自己的身边,也不会平静的,察觉到异样的胡为转身看到了正在一旁仔细听着的贾荣,正yù行礼,被贾荣制止了。

在贾荣的示意下,二人继续进行着方才的工作,贾荣则是来到造纸厂内单独为自己留下的房间。

大约一刻钟之后,胡为气喘吁吁的赶到了贾荣的身边,躬身拜道:“草民胡为拜见大人!”像胡为这样的老人,有权利见到县令太守不下拜的,这也算是汉朝对老人的优待吧。

贾荣急忙将胡为扶起,亲切的说道:“以后老伯在私下里称呼我志远就行了,别一口一个大人的,听着挺别扭的!”

胡为也不是矫情的人,笑道:“如此,老儿就托大了,志远!”

拉近了这么一层关系,胡为显得很兴奋,即使放到未来一个平民百姓和市委书记这么亲切的交谈也会十分兴奋的。

贾荣向胡为咨询了一些造纸厂的事情,胡为年纪大了,但是技术却是没话说,不然金城郡造纸厂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生产出纸来,就是长时间的工作让胡为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只有在jīng神好的时候对造纸厂的工人进行辅导,平时胡为都是负责监工的,。

见时候差不多了,贾荣将活字印刷引了进来,当贾荣将活字印刷的方法和胡为说完之后,胡为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当即拜道:“草民代表百姓多谢大人!”以胡为的眼光自然能看出来活字印刷的价值,而贾荣之前曾经说过让百姓家的孩子也能有书读,当初胡为还以为贾荣是安抚百姓才说的话。

当书籍不再是稀罕东西,那些世家最神秘的面纱也就被扯了下来,百姓一旦经过了知识的充实,也就不会甘于那些世家的糊弄,到时水舟的理论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而西凉军就会成为百姓最好的归属,因为水舟理论就是贾荣提出来的。

活字印刷技术不怎么难,有着匠作坊辅助,很容易就能捣鼓出来,但这一举措却是划时代的,解决了无数学子书籍缺乏的问题,这一举动将会为贾荣争取到多少的人才,他自己也无法估量,即使与世家做对了又有何妨,届时我将拥有整个天下的人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丢了芝麻捡了金矿。

即使书籍再匮乏的时代,以仙恋阁的实力弄来几本也不是问题的,首先要印的就是《chūn秋》,这个在历史上很受关羽喜爱的书,贾荣甚至想着印成之后送给关羽一本,和关羽这样重情义的人结下善缘是贾荣最喜欢的,想到华容道关羽能够悍然违背军令放走曹cāo,贾荣在扼腕长叹的同时也为关羽的所震撼,这样的事情放在自己身上一定会将曹cāo给弄死。

有了贾荣这个未来人的指导,一个个的印章被匠人做了出来,然后排在一起,这些印章绝对不能够出错,而且由于印章的体积有些大了,一页书印不了很多的字,相比于后世的五号字来的大多了,如此以来势必又会耗费许多的纸,这些只是初期的技术,以后纯熟了做出来的书字体就会逐渐的变小,活字印刷也被当成了金城郡的最高机密。

而且这些模板上的字也不能够出错,不然无法做出改正,当一页页的纸被印上字装订成册之后,贾荣翻着这些书籍,一时间感慨万千,不愧是盗版的,这些书籍不仅有些字体有些模糊,而且纸的质量还是后世最差的那种。

不过就是这样一本书,却是牵动着无数学子的心,它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知识改变命运!或许在未来世界有很多没读过书的人能通过创业成为某个企业的大老板,但是在汉朝,这种情况很难发生,世家基本上垄断了整个朝堂。

这一次的《chūn秋》一共印了一千本,贾荣首先做的就是拿着《chūn秋》到军营中进行发放,像李文候等一干重要将领人手一本,各地的官吏人手一本,就连张立、张昭也被发了一本。

得到这本《chūn秋》,郭汜激动了好几天,郭汜也读过书,但是并不多,这样的一本书郭汜很难估量出他的价值,当贾荣拿出这样一本书的时候,郭汜在惊喜的同时充满了诧异,来到西凉军这么久,除了听说贾荣的武艺很好之外,从未听士兵提起贾荣还是一个爱看书的人。

郭汜也明白贾荣将自己和华雄留在西凉军的目的,二人默契的没有揭穿,郭汜了无牵挂,孤苦伶仃的一个人,能在兄弟贾荣的身边,郭汜已经很满足了,而华雄呢,更加的不想离开贾荣。

饱汉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